關注:補水是越多越好嗎?夏季如何喝水是大事 啤酒解渴不可取 夏季,喝啤酒消暑是多數人的共識。但專家指出,喝啤酒不僅達不到解暑目的,口渴、出汗反而會更厲害。 啤酒特別是冰鎮啤酒,剛喝進嘴時,的確有涼爽感。若喝上一瓶,立即會感覺口干咽燥,全身發熱。冰鎮啤酒危害更大,其溫度較體溫低20℃~30℃,大量飲用會使胃腸道溫度急速下降,血流量減少,造成生理功能失調,影響消化功能,嚴重時會引發痙攣性腹痛和腹瀉、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急癥。 專家指出,部分人認為啤酒酒精含量少,因而將其當做消暑飲料使用。但研究表明,若空腹喝兩瓶啤酒,其反應與喝二兩烈性白酒差不多,脈搏頻率會增加88%。而且啤酒具有利尿的作用,喝500毫升啤酒會使人體排出850毫升液體,所以會出現越喝越渴的現象。 桶裝水也有保質期 很多人認為桶裝水很衛生,其實這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個誤區。水和其他人們吃的食品一樣,都有保質期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桶裝水在開封以后,保質期為7天左右。如果人們飲用過期的桶裝水,嚴重的會造成中毒,輕微的可能會出現頭暈、嘔吐、惡心等癥狀。因此,人們應該盡量避免飲用過期的桶裝水。 對于大多數只有3人左右的家庭來講,一桶近20升、保質期只有一個星期的桶裝水要在7天內喝完,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加之現在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在家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因此一桶水對于大家無疑過多,建議夏季少喝桶裝水。 夏季飲水宜少量多次 夏季氣候多悶熱,外出活動、室外作業時常出汗較多,因而體內水分丟失較多。所以,一定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時才喝水。 特別是中老年人,更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即口不渴時也要定時喝水。這是因為中老年人對失水的自身反應減低,顯得耐渴。當體內發出口渴“信號”的時候,已經處于比較嚴重的缺水狀態了。此外,人體在缺水時全身血容量會減少、心臟灌注壓下降、心肌缺血,容易造成心肌損害。再有,體內缺水時,汗液和尿液會相對減少,這樣會影響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使人體出現慢性中毒。因此,水的攝取既要適時,又要適量。 專家提醒,一般情況下,少量多次飲水比較好,一次大量飲水會對人體產生許多危害,嚴重者會導致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甚至出現水中毒。 夏季飲水要防水中毒 人離不開水,但過量飲水卻會中毒。尤其是炎熱的夏季,飲水也不可毫無節制。大家知道,水約占體重的 65%~70%,且在體內相對穩定。人體細胞的細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滲透,如果飲入大量的水,水就會滲透到細胞內,使細胞腫脹而發生水中毒。其中尤以腦細胞反應最快,一旦腦細胞水腫,顱內的壓力就會增高,導致頭昏腦漲、頭痛、嘔吐、乏力、視力模糊、嗜睡、呼吸減慢、心跳減速,嚴重時則產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炎熱的夏季,人們大量出汗之后,體內的鈉鹽等電解質也隨之丟失,如果此時大量飲用白開水而未補足鹽分就會出現肌肉抽搐或肌肉痙攣性疼痛。手臂、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疼痛一般是輕度水中毒的表現。 所以,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喝水時最好放點鹽或飲用含鹽汽水。若不習慣于喝含鹽飲料,則應將菜炒咸一點食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水中毒。 綠豆湯、菊花茶是夏季佳飲 要想解決“口中無味”,又能及時補充水分,專家建議人們在夏季多喝湯、多喝茶。 夏季天氣炎熱,心火旺,人容易口干舌燥是很正常的,這時候不應該靠飲料來解渴,除了飲白開水,還可選擇一些能夠解暑消暑的湯、茶等作為夏季的特殊飲料,比如綠豆湯、酸梅湯、菊花茶、金銀花茶等。 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夏季食欲不振,也可在飯前先喝一碗湯,比如山楂湯、冬瓜海帶湯等,這些都具有很好的解熱防暑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能在溫茶中加入適當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效。(來源:水世界網) |